濱海蔡林位于馬鑾灣畔,自古以來就是閩臺賞景吟詩的勝地。南宋紹興23年,同安主簿朱熹游蔡林社曾一口氣賦詩八首(《蓮道樵歌》、《文江漁唱》、《漁網蝶影》、《玉井泉香》、《沙堤岸影》、《金龜壽石》、《珠嶼晚霞》、《圃山夕照》),以此來贊頌蔡林的美景。
濱海幼兒園位于馬鑾灣畔,希園將“蔡林八景”的精髓融入設計,弘揚傳統的閔派文化精髓,挖掘歷史文化背后的故事,結合當地的人文景觀,整個幼兒園以水相連,園類建筑錯落有致。
《漁網蝶影》
飛飛江上織漁艘,舉網隨風汲浪高。
遠盼云舟浮綠水,飄然蝴蝶出波濤。
碧海中漂浮這一葉扁舟,烏蓬聽雨而眠。這里是文人墨客的文思泉涌之地,也是幼兒“過家家”的場所,他們可以在這里學習劃槳、游戲,體驗漁舟逐水、回歸自然。
《蓮道樵歌》
樵夫一曲和歌清,蓮道響窮鶴浦城。
多少江湖名利客,不如伐木誦丁丁。
《文江漁唱》
錦江夜色月明多,靜聽漁人唱棹歌。
昨日山妻藏斗酒,為余問渡漾秋波。
“流線型”的設計在建筑業上的運用可以追溯到19世紀,它起源于對自然與生命之間關系的探究。西方的理性物理思考與東方的文化韻味相結合,好一片和諧自然的水天一色。
《沙堤岸影》
一片玉肌耀水明,秋來鴻雁宿沙瀛。
只因海客忘機未,影落長堤字幾行。
《玉井泉香》
玉井由來橘下延,上池得飲是仙緣。
從今勿慕欄中水,頻酎清香覺爽泉。
小橋流水、雁飲泉水,好一番悠然自得的景象。讓遠離農村和古代文化的孩子們也能置身于自然,回顧歷久彌新的田園生活的魅力。
《金龜壽石》
十朋巨石自天然,忍耐煙云不計年。
此地古稱多壽者,金龜壽石出彭堅。
隱藏在西濱社松仔庵中的金龜壽石,歷經時間的考驗,風貌猶存。希園將這些“文物”元素融入到戶外設計中,帶來文化熏陶,也帶來玩耍的樂趣。
《珠嶼晚霞》
寶珠自古任江流,鎖斷銀同一鷺洲。
曉望平原燦日色,霞光映入滿山丘。
每個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里都會出現神秘的海盜船。希園將大型的戶外玩具設計成擱淺的海盜船,一個兼具滑梯、鉆、爬、探險等功能的海盜船。通過這一形象告訴孩子們除了波瀾不驚的海面,大海也是有危險性的。 要想征服海洋,還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勇氣。
《圃山夕照》
未向謝家尋舊蹤,圃山久已挹高風。
莫嫌隔岸風清遠,幾度斜陽照碧紅。
園所的柵欄旁種植了各色花卉,高高低低的木樁既可以讓孩子們鍛煉平衡力。或坐在旁邊的秋千上,悠哉的搖曳在夕陽的余暉下。在這個園所里,孩子們可以感受大自然帶來的趣味性,讓整個園區四季更迭—有風、有樹、有生命、有溫度。